早在2006年,癌症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慢性病的一种。 被确诊为癌症并不等于被宣判了死刑。 世界卫生组织的理查德·莱萨德专家表示,1/3的癌症在及时发现并充分治疗的前提下,是可以治愈的。 癌症并不是突发性疾病,从形成癌细胞,到最终演化成肿瘤需要10-20年的时间,甚至更久。 抓住癌症的潜伏期,及时察觉癌变带来的身体异常状况,是人类与癌进行抗争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 身体发出的六大示警信号 身体在觉察到癌细胞的时候往往会发出示警信号,但却容易被人们忽视,最终导致癌细胞扩散,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1、痣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 当皮肤上的痣忽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如颜色变深、形状变大、甚至出现周围皮肤溃烂、疼痛的状况,可能是皮肤癌的表现。 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会患上皮肤癌,但7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最高。 同时,10:00-16:00长时间在户外晒太阳的人要注意防晒,尽量减少大面积皮肤与阳光的直接接触。 如果必须长时间接触阳光,一定要注意穿戴遮光衣物、使用防晒用品。 2、长期不消散的肿块 皮肤在正常状况下经感染形成的肿块,经过消炎、治疗后就会明显消退。 所以,当身体无端出现肿块,且长期无法消散,那可能就与癌症相关。 当淋巴结发生转移时,患者的颈部、腋窝等部位会出现摸上去很硬的肿块。 3、身体某部位无端且持续性疼痛 身体某部位无端疼痛,并且持续一周以上,可能是癌症的征兆。 肝癌、大肠癌、胃癌、胰腺癌会伴随着长期腹痛;而患了食管癌和肺癌的病人会持续性胸痛;骨头酸痛则是癌症进行了骨转移的症状。 4、经常性疲劳乏力 癌细胞会干扰身体的正常机能,吞噬身体的营养,导致正常细胞营养缺失。 人们更容易感觉到疲乏。 癌症导致的疲乏不同于普通的疲乏,普通疲乏一般能找到具体原因,比如体力透支、睡眠不足等。 因为癌症而感觉到的疲乏与身体的活动量不成比例,并且无论怎么休息都很难改善。 5、持续性的发烧 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发烧发热,经过治疗后一周左右即可退烧。 而淋巴瘤等癌症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导致持续高烧或每天规律性的发烧。 因此,当出现反复发烧发热的情况时,确定病因尤为重要。 除了医生正常的诊断,还需要根据病情的程度进行核磁共振、X光胸透、脑CT扫描等检查。 6、无特殊原因的体重下降 既没增加运动量,又没减少饮食,体重却莫名其妙地突然下降。遇到这种状况,人们应该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引起足够的重视。 肿瘤会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耗损肌肉和脂肪。 约1/3的淋巴瘤病人会在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10左右。 研究表明,乙醇对人体胃、肠等消化器官具有毒害作用,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人体营养不良,而一些营养素的缺乏会为癌细胞的产生创造条件。 因此,喜欢饮酒的人们需要高度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并且要注意节制饮酒。 △ 中年确诊的癌症尤其难治愈 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2016年发布的数据,全球范围内,低龄组癌症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癌症的发病率正在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 其中,男性0-44岁组处于较低水平,45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女性0-39岁呈现较低水平,40岁以后发病水平快速上升。 在中国,老龄人口的癌症发病率最高,其中男性和女性的癌症发病率分别是64.71%和55.82%。 由此可见,人们应该在40岁之后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癌症的预防。 那么,癌症为何如此难以治愈呢 癌症是由于人体某些基因的表达出现了问题,影响正常的信号转导,导致正常的人体细胞异常快速地增值形成细胞群,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疾病。 这个细胞群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肿瘤或肿块。 肿瘤遗传资源生物标本库中的正常肺组织 | 视觉中国 如果放任肿瘤过度生长,关键器官会因被压迫而丧失原本的正常功能。 比如脑瘤会压迫重要神经;白血病细胞挤压正常红细胞和免疫细胞生存空间,造成系统性缺氧。 肿瘤又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区别在于肿瘤是否发生了转移。 良性肿瘤不会发生转移,手术切除后就算治愈。而恶性肿瘤的转移,也称为癌细胞的扩散。癌细胞扩散之后,危险性就大大增加了。 一方面,一个肿瘤变成了多个肿瘤,危害自然增大;另一方面,肿瘤往往会转移到功能非常重要的地方,其中常见的转移有是肝转移、脑转移、骨转移等。 由于这些器官的重要性,目前医学上往往采取保守治疗,很难完全去除肿瘤。 另外,癌症是典型的“内源性疾病”。癌细胞是由患者自身产生的,仍旧属于人体的一部分。 如果要杀死癌细胞,那必然也会对体内正常生长的细胞造成伤害。 传统的化疗能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但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人体快速但正常生长的造血干细胞、毛囊细胞等。 因此接受化疗的患者会有头发掉光、极容易感染、没有食欲等症状。 由于化疗对人体严重的伤害作用,化疗药物需分疗程,并在专业医师的严格把控下使用。 癌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基因的序列复杂多样,世界上每个人突变基因组合都不同。 因此,每个患者的基因组也都是特异的。 在众多的突变中,找到影响癌细胞生长的关键性突变基因,就有可能开发出有效的药物。 所以,人们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研制出的新药却只适用于小部分患者,这也是癌症攻克进程缓慢的原因。 那么有了针对的药物,是不是被治疗的患者就可以痊愈了呢? 很遗憾,癌细胞会可以很快产生抗药性。很多抗癌药物在一开始都对患者有很不错的效果。 但却无法延长患者寿命,因为当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产生抗药性后,癌症就会复发。 综上所述,人类攻克癌症的路还很长。 △ 防癌从保持好心情开始 癌症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外部环境、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其中最直接也最容易控制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与癌症的产生紧密相关。 吸烟与30%的癌症死亡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癌。同时,吸二手烟会使患癌的几率大大增加。 但是,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和远离癌症。 美国学者曾经对3800名吸烟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劳动者患肺癌的危险率比每周在自家花园劳动1次及以上劳动者要高33%-46%。 同时,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可以降低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除了日常的生活方式需要注意,预防癌症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情。 行为医学研究显示,一些恶性肿瘤的产生与患者本身的负性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抑郁等)有一定的关系。 不良心理因素会通过影响神经系统来抑制免疫功能,使人体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功能下降。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状态,会促进肿瘤的产生和发展。 所以呢,预防癌症,一定要守住好心情的第一道防线! |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四川职业病体检服务中心 ( 蜀ICP备2020029370号-1 )